环球精选!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:生命不止 教学不息
发布时间:2022-12-20 14:18:51 来源:

中新网上海12月20日电 题: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:生命不止 教学不息

作者 王笈


(资料图片)

1959年,《梁祝小提琴协奏曲》(以下简称《梁祝》)在兰心大戏院首演,年仅18岁的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,琴弦上的“蝴蝶”从此飞向世界各地。60多年后,迈入耄耋之年的俞丽拿,已经算不清自己拉过多少遍《梁祝》。近日,中新网记者走进上海音乐学院(以下简称“上音”)808教室,拜访了这位享誉中外乐坛的小提琴演奏家。

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。 周孙榆 摄

小提琴并不是俞丽拿的“第一选择”。出生于上海的俞丽拿,幼时跟随国立音专毕业的婶婶学习钢琴,后考入上音“少年班”(上音附中前身)。“我是弹钢琴考进的少年班,小提琴是被分配的。”俞丽拿清楚记得,入学半年后考试时,考场门口的小桌子后面坐着一位老师,端起考生的手左看右看。“到了第二学期,学校墙上贴了一张名单,专业就这么分好了。手掌宽、手指细的去拉小提琴,手掌宽、手指粗的去拉大提琴。”

为了让更多中国人喜欢上小提琴,年轻的俞丽拿与同学们一起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,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完成了《梁祝》。在她的印象里,《梁祝》的首演阵容从创作到指挥、演奏都是学生,谁也没有预想到会大获成功,因此没有准备任何返场曲目。“当我们拉完最后一个音,台下没有声音,我心里挺紧张的,后来掌声响起来了。两次谢幕后,观众还是掌声不断,我们就又拉了一次《梁祝》。你问我是从哪里开始拉的,我记不清了,就记得当时真的很受欢迎。”

对于俞丽拿来说,《梁祝》的意义在于用“洋乐器”讲了中国话,让小提琴被更多的中国人认识、喜欢。“生源越来越多,几代教学老师们不断努力,加上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更加广泛,种种因素使今天的中国小提琴手在世界舞台上有了竞争力。”

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。 周孙榆 摄

数十年间,俞丽拿首演过诸多中国作曲家的新作品,为中国作品演奏风格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;她在海内外演出频繁,指尖流淌的音符抵达过澳大利亚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日本、新加坡、菲律宾等地。1960年,俞丽拿在上海女子弦乐四重奏中担任第一小提琴,参加第二届舒曼国际弦乐四重奏比赛并获奖,这是中国首次在国际弦乐大赛中获得成功;1990年,她以访问台湾的大陆艺术家身份,在台北演出《梁祝》,轰动台湾;1993年,她成立了“俞丽拿小提琴艺术基金”,以推动中国小提琴尖端人才的培养。

2010年,70岁的俞丽拿以“封琴”音乐会的形式宣告自己暂别舞台,从此专心教学。近10年间,她有约36位学生获得过国内外各类奖项;从她的琴房走出的黄蒙拉等小提琴家,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。“这10年来,我们国家的变化非常大,经济发展、国家繁荣给了我们更多生活上的自信,也让我们的文化事业更有自信,相信会越来越好。”

20世纪80年代上任上音中、小提琴教研室主任后,俞丽拿制定了小提琴专业考试必考中国作品的“规则”,培养学生用小提琴讲中国话的能力。作为第八、九、十届全国政协委员,她多次强调音乐人才选拔的特殊性和重要性。“小提琴是表演类专业,就像运动员冲击奥运奖牌一样,童子功是非常重要的,从小就要花大量时间练琴。我们要培养尖端人才,能够在国际上比赛、拿奖。如何留下人才,是关系到我们事业的大问题。”

大约一个月前,俞丽拿从教60周年音乐会在上音歌剧院举行。身着一袭长裙的俞丽拿款款走上舞台,与学生们一起奏响了《梁祝》。这一幕,让台下观众的心中升起一股难以言说的动容。

俞丽拿告诉记者,教学工作是自己最愉快的一件事情。和年轻人在一起很开心,总是忘了自己是个老人。“我不知道人生还有多久,总之生命不止、教学不息。”(完)

标签: